别碰我,VIM

vim

某晚,被某 VIM 折腾了。

我最近是很无聊的:玩了一轮《植物大战僵尸》和《大富翁 4》,看了两部周星驰,外加一部 32 集连续电视剧,做了两道 ACM 题目,看了 100 页左右的《什么是数学》,整理了大一到大三的文件,跑了两趟黄埔医院,吃了三天的药,等等不一而足。

所以,折腾一下传说中的世界第二的编辑器 VIM(传说世界最强是 Emacs),毫不为奇。

大家都说用 VIM 的是高手,我说不对,请看上面我截下的程序图片,简直就是绝世高手用的编辑器。我折腾了半夜,反而被它给折腾了,因此为了朋友们的幸福着想,我不再一一列举它的用法。其实最大的原因是:不好意思,我也没能学会传说中的绝世武功。

据说,VIM(编辑器)+GCC(编译器)+GDB(调试器)是 Linux 下最常用的开发工具链。自小被 VS2005 浸染的我,不习惯 VIM,不习惯 GCC,不习惯 GDB,叫我怎么敢跑到 Linux 下写程序。高手们似乎很喜欢用 VIM 加上一大堆插件来写程序,根据我看到的做法,要想有 VS 那样的智能补全功能,VIM 首先要 Ctags(这是要输入一长串命令的),接着输入几个字母再按一下 Tab 键(需要 SuperTab 插件),才能出现智能提示。

这还不是最紧要的,在 VIM 里面,删除一行字,请按 d 两下,删除一个字,请按一下 x。以及一长串的需要记忆的命令列表,例如 gg 是跑到文章的最前面,shift+4 是跑到行首,等等。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小学五年级那个暑假学的 WPS,要输入一大堆的指令才能输出一篇格式整齐的文档,在别人眼里看起来绝对是很牛的事情。现在会用 Office2007 的,也不止你我他吧? 至于那个时候所学的一大堆 WPS 控制指令,还有五笔字型,到现在全忘了。

我肯定不是个记忆强的人才。帅哥拿起个 Ubuntu,手中熟练地敲打着一堆我看不懂的指令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用 Linux,我最头疼的事情是干什么事情我都要先敲入一个命令,然后–help 找帮助来看,否则绝不会记得那个命令是怎样用的。一开始还说这是学习阶段要好好熬,尝试多了以后就会觉得这事真的很折腾。

你说,好好一个软件为何就不写个 gui 界面,非得让我敲命令去记忆每个参数什么意思,好好一个配置为何就不写个 gui 界面,非得让我把整个配置文件研究完才知道我该去哪里修改配置参数。

他们说:Unix 哲学是:一个程序只做一件事,并做好。但是不知道为什么,Linux 下的软件作者似乎就是懒得写个 gui,或者他们认为他们只需把软件的逻辑做好就可以了,至于 gui 方面,根据简单原则,应该由其他有兴趣的人去做。其实我觉得原因有二,一则是没有强大的开发工具(要像 C#那样拖个控件就可以写 gui),二则程序员也懒。

为什么没有强大的开发工具呢,为什么 Linux 下没有 VS 这样的重磅武器? 我再从 VIM+GCC+GDB 说起吧。VIM 的难刚才说过了,GCC 的话,要是有几个文件你非得自己手动写一个 makefile 不可,GDB 我基本没试过,据说也有些图形界面的调试工具,可以像 VS 那样按一下快捷键就能调试(这个肯定也是要配置 N 久的),我看过一份 GDB 的使用手册,又要记忆很多调试指令,我觉得我快要崩溃了。

上面所说的 “一个程序只做一件事,并做好” 现在已经造成了许多弊端,最可见的是依赖性。

相信在 Linux 下稍微深入过进行开发的知道,GCC 的版本号是件很痛苦的事情,有些程序要 A 版本的 GCC 编译,有些程序要 B 版本的 GCC 编译,高点低点版本号都不行。再加上相应的头文件库文件版本号,你是不是有种抓狂的感觉。悄悄地,我再告诉你,Linux 现在发展很快,版本号一直在不停地变,你可以去发疯了。

譬如,A 作者维护一份 A 程序,B 作者维护一份 B 程序,两个程序之间是有依赖的(可能的情况是 B 程序是 A 程序的 gui),突然 B 作者想去周游世界不继续开发 B 程序了,A 作者继续开发下去,接口变了,那 B 程序基本就没用了。作为使用者的你,要么只能怨天尤人,要么改行帮 B 继续开发。

开源模式无疑是有很多长处的,但是其短处一直没有被正视。开源意味着源代码开放,人人都可以修改提交,可是就实际情况而言,更多的是做横向的,而不是做纵向的。我所说的横向是指开发配套软件,纵向是指对软件进行更深入的开发。因为横向的容易,只需要知道要配套的接口就可以了,而做纵向则需要将源码读懂。

继续说为什么 Linux 下不可能出现 VS 这样的重量级应用。VIM+GCC+GDB 一样可以实现 VS 的功能,可以进行编码,编译以及调试,但为什么它们合起来就不是 VS? 因为没有架构。

现在开源的开发模式说到底还是陈旧的开发模式。软件工程的概念已经提出来好几十年了,可是当你想深入了解某个开源软件,接着去下载其源代码的时候,会很悲哀地发现:你找不到任何对应的开发文档。所有能帮助你理解源代码的只是程序源代码中的注释。

假如你很牛,想要做一个 Linux 下比 VS 还强的 IDE,要用到 VIM、GCC 和 GDB,你要做哪方面的工作呢? 以进行一次小小的开发为例吧。先不管 VIM 中代码智能提示是怎么来的(至今我还不知道如何写好函数名后提示我参数列表),辛辛苦苦写好代码后,要编译是吧? 假设编译出错了,GCC 会提示你哪里错了,还显示出一个行号提示是哪里的错误,错误是什么。想快速定位到错误的地方吗? 不好意思,GCC 说我是编译器这事不归我管,VIM 是个编辑器,这事归它管。可我总得知道是哪里错吧? 谁给我这个定位的参数?GCC 只能输出信息,它意识不到 VIM 的存在。这时候你得写个适配接口,将 GCC 的输出信息转换一下,然后提交给 VIM,VIM 再跳转到出错的地方。当然这个 VIM 插件是有的,叫做 quickfix。

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,VIM、GCC 和 GDB 是基本没什么关系的软件,要想使它们可以通信,你必须写一大堆的适配程序,写适配程序还得考虑 VIM 的接口是怎样的,GCC 的接口是怎样的,GDB 的接口又是怎样的,这些你又得去学习。而在 VS 中,这是一个设计好了的架构,不同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已经定义好了的,它们之间传输的数据也是定义好了的,想要通信是吧? 简简单单在内存传送一个变量过来就可以了。而在 VIM+GCC+GDB 的通信中,数据的传送是很麻烦的事情,有时候还要通过写入读出硬盘,很神奇吧?

由于没有架构,所以要写一大堆的适配器才能将它们集成起来,还有些是适配器做不了或者做得不够好的功能,譬如刚才所说的代码智能提示,的确是有 VIM 插件可以做,但是如果你看过写 C#时候 VS 的行云流水,就知道那些插件做得远远不够。这不是插件的问题,而是 VIM+GCC+GDB 们在该内聚的时候没有内聚。当然这也不是它们的分内事,它们本来就不是打算做 IDE 的。这时候你还会觉得 “一个程序只做一件事,并做好” 是绝对好事吗?

知道了没有架构之后,你可能会想,要是有了架构,是不是就可以做出 VS 那样的 IDE 了? 这还得考虑开源开发者的软件工程水平。就我看来,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开源开发者基本是没有软件工程概念的。在现实中,你可以要求一个开发者按照你的思路你的文档去开发,因为你掌握着他的薪酬。而在网络中,一则没有软件工程开发观念,二则他们也不会去学习新的一门学科,各种各样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式,咱做开源只是兴趣而已,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。你拿什么来管理这些不想被束缚的开发者们呢?

除非,有架构,而且 VIM 和 GCC 和 GDB 按照架构去做,否则绝不会做出 VS 那样的 IDE。可是几乎在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开源界,有可能吗? 所以我断言,开源界不可能出现 VS 那样的重量级应用。

开源的道路,任重而道远。最后怨恨一下 VIM,害我衣服忘记洗,风扇忘记关,手机的充电器也忘记拔下来浪费了不少电,药也忘记吃了。

9 评论

  1. 我小学就开始接触电脑,可是现在对电脑的知识并没有实质的增长,唉。
   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博客后台登录不了,所以博客建了这么久依然是空空如也的状态,可能是用公用电脑的关系吧。

    • 电脑只是工具而已,而且当别人鄙视我不会修电脑的时候,我总觉得自己很无辜,我不是学计算机修理的呀…

      回到学校了吧? 用学校的电脑试试?

  2. 辛苦了 写了这么多文字 专业术语看不懂………..
    哎 我小学 5 年级都不知道什么是电脑 你居然会写文档了 我那时只是会在家里研究初二的数学

    • 研究初二数学好啊,这些东西都是 skillful 的东西来的,还是研究底层的东西好玩。

留下评论

Captcha Code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